SIGNED magazine #31

「The Equation」講座的焦點在於意大利 知名建築師De Lucchi提出的創作方程 式「Art/ Architecture = Environmental Installations (quotient)」。他強調建築不 應只是單一的功能性載體,而是應當融合 不同人文元素的可能性,如將建築糅合自 然、科技、社會性、遺產等,並從中詮釋 可持續發展的背後含義——在人類需求及 自然間獲取平衡。 在講座中,De Lucchi與香港設計中心董 事會副主席梁志天先生、意大利駐港文化 處處長艾子悠女士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院 長王麗蓮博士作專題討論。他們就如何將 De Lucchi的創作理念融入教育實踐, 為新一代設計師樹立典範,進行了熱烈的 交流。 公開講座翌日,我們有幸獨家專訪了 De Lucchi,進一步了解他如何透過創作,體 現可持續發展的理想。他亦同時分享了 對於新世代設計前景的觀點。De Lucchi 的講座和我們的專訪,無疑為香港乃至 全球的設計界樹立了一座可資借鑑的標 杆。他以創新的視角重新定義了建築、 藝術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為未來設計發 展指明了方向,值得我們每個人深入思 考和踐行。 建築如戲劇 「生活就像一場戲劇,我們都是其中的 演員,所做的一切都是這場奇妙表演的 一部份,這正體現了意大利人的生活態 度——人生本來就充滿戲劇性。」從事 設計及建築工作多年,De Lucchi以 劇場比喻充滿可能性的設計生涯,指出 每個設計都需在個人喜好及社會得益中 取得平衡,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會為社 會整體帶來影響,而建築師作為規劃社 區的一份子,其決定影響更甚。因此設 計時如何將公眾需求及前衛元素融合成 為關鍵:「我們既是個體,也是社會整 體。雖然大部份時間我們所做的事都以 自己為先,但它們亦會影響到社會,同 時在不知不覺間以某種方式影響他人感 受。」 De Lucchi認為建築師一直同時處理 「個人性格」及「建構社區人格」的兩 種角色。設計一個空間時,他知道不僅 是為自己做事,亦是為大眾服務,將 他與大眾的想像力連繫。在設計公共 建築時,De Lucchi同時探索融合自 然、科技及社會的可能性,如 2015 年米蘭世博會的Novartis Pavillion 靈感源自地殼形態,並採用可完全回 收的鍍鋅鋼結構組成支架,從外形到 建築材料都與人類及自然環境息息相 關。 當被問到是否找到了設計舞台上最適合 的位置時,De Lucchi謙虛地表示:「我 們一直都在尋覓最好的舞台——一個讓 我們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人生主角的舞 台。」建築設計師之路漫漫其修遠,De Lucchi 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始終保持創 新求變的精神,不斷與時並進,值得新 一代設計師借鑒。 一步一步搭建橋樑 萬事起頭難,De Lucchi表示設計生涯 初期對他的影響尤其深遠,當時他曾猶 豫到底建築師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 真正為當今世界的生活作出貢獻。後 來,他慢慢意識到設計師及建築師與人 類生活環境的建構密不可分,因此理所 當然應該肩負起維護和改善環境的責 任。人體由對環境極為敏感的細胞組 成,科學研究顯示,若生活於愉快明亮 的環境中,能讓人保持積極向上的心 態,相反亦然。因此,如何設計出真正 成功的生活環境,成了De Lucchi職業 生涯中首要的追求。 所幸迷茫之時,De Lucchi遇上助他理 解到自己根源、為他指引方向的明燈: 「我於米蘭工作時,有幸與當地最具影 響力的建築大師合作,讓我領悟到若要 作出貢獻及成為橋樑,必須先了解和認 識自我。」 上下而求索,後來De Lucchi把其工作 室更名為「ADML Circle」,並邀請化 學專家、社會學家、甚至醫生等設計師 以外的專業人士一起合作,希望集結 不同領域的觀點和經驗,激發出更多 創新思維、建構更多建築與自然相關 的嶄新可能性。他將辦公室劃分為私 密及開放空間,讓他可根據情況獨自 或與朋友、同事或他人一同工作。這 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相輔相成, 使他能全面實踐這個環境設計與個人 創造力平衡的理念。 34

RkJQdWJsaXNoZXIy MjE1NjI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