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展览
HKDI Gallery 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携手合作,举办「看不到的 – 传统中式家具制作」展览,以当代设计解构及重现中国传统家具的巧手工艺及传统智慧。展览项目源自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士林馆中陈维正及刘小康的设计家具。本展览将呈现由两代匠人谢成联及吴铤灏,以传统中国传统木工手艺术,演释著名设计师陈维正及刘小康的作品,推动公众及学界深入认识中国工艺,关注文化传承。
展览相片
传统中式家具制作
「没有一个特定的方法去制作木制家具。」谢成联说,「我们会看需要做什么然后找方法去做好。」
我们就以刘小康的明式绕脚椅作为例子,看看以传统手工艺及当今技术是如何去制作家具。从粉岭工厂开始,每一块木材都经过精心挑选,加工成适合机器大小的木材(称为「开木」),然后运到吴铤灏位于火炭的工场。木材再被切割并刨成接近实际部件尺寸的小块。它们会被分批加工以提高效率。根据木材所需的不同工序,被分配到不同工具及机器的位置,为下一步作好准备。
在开始使用木工机器制作前,谢和吴会再次研究设计。谢手绘出椅子的1:1图像(称为「放样」),用木材去测试制作,例如手柄样本,然后跟刘去讨论弯度及其它细节。吴则会先准备CAD计算机绘图用作检查所有部件是否能无缝接合。他们一起制作出家具系列的一套原型,现正于「看不到的」展览中展出。
所有部件均采用明/暗接合。榫眼以方榫机制作,它的外观有点像钻床,但制出的是方形孔而非圆形孔。谢和吴对用作制出榫头的机器各有所好,他们要在速度和准确性中找平衡。谢喜欢横切锯,一部机器已可以制作出45度角双榫头。吴用的做法有点不同,他先用万用台锯制作榫头,然后转以圆锯台去完成45度角的切割。两位工匠接下来所做的步骤如不是一模一样也是非常相似的。其中一个要解决的难题就是靠背。因用上的木材密度高所以很坚硬而难于屈曲,所以他们经过数次试验才找到蒸气弯曲的适当方法。此版本的绕脚椅其中一个改进的地方就是其绕脚部分。吴首先画出此部分的CAD计算机绘图,然后以数控雕刻机制作出来。以正确的角度去定位,就可以获得更精准的结果。
当所有部件已经完成,在准备组装前,有一件事需要做,就是打磨。大部分人会以为打磨是最后步骤,我们会以不同砂纸打磨至摸上手非常光滑。有些位置在组装后则会较难磨滑,尤其是不同方向木纹交汇的接驳位,这些地方就需要先打磨。当椅子装嵌好后,根据不同的设计会需要更多的打磨、上色及抛光。
我们以椅子作示范,是因为它包含了制作一件家具的大部分工序,其更复杂的原因就是椅子最贴近我们的身体。如谢所言,家具制作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方法,当你见过一张椅子的制作过程,或许你能尝试找出其它作品,如陈维正于展出的记忆展示单位是如何制成的。
创意团队
设计师 -刘小康
1958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现为靳刘高创意策略创办人、亚洲设计连副主席、香港设计及创意产业总会主席等职务,积极推动设计产业。从事设计及艺术创作三十多年,获奬超过三百项。立体创作方面,刘氏的作品范畴广泛,从装置到雕塑,甚至家具产品等深受世界各地艺术馆及收藏家喜爱,当中以「椅子戏」系列作品最丰富,也广为人知。2015年,香港文化博物馆为刘氏举办了名为「刘小康决定设计」个人展览,展出作品二百多项。2021年,刘氏更荣获「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 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奬」。
设计师 - 陈维正
陈维正生于香港,随后移居英国接受教育。他自学生时期便喜爱木工,自此踏上设计之路,并取得白金汉郡大学家具设计硕士学位。1995年,陈氏创立家具设计品牌Channels,于伦敦设立工作室暨陈列室,并于英格兰中部另设工场。他的作品设计简洁,比例完美,手艺精湛。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Jeremy Myerson教授评道:「陈维正重视家具的本质,外型典雅,心思细密。他的设计乃上乘之作,不会盲目追随市」。2013年,陈氏创立另一家具品牌Joined + Jointed,探索「合作启发创作」的可能性,为更多人提供精心制作的优质家具。陈氏荣获2015年度英国家具设计师大奖,评审盛赞陈氏能够「让木材唱歌」。他现为英国家具制造师公会的成员之一,至今获得了破纪录的18个家具设计大奖。陈氏每年均会发表新系列,亦受私人客户和商业公司委托度身设计家具,当中包括为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作整体家具布置设计。
木艺匠人 - 谢成联
谢成联于1959年生于香港。完成中三课程后,谢先生成为红木雕刻学徒,两年后,自觉对木刻工艺的天份不足,加上家人的熏陶,毅然转向研习中式家具制作,当上木工学徒,从学徒到技工,再成为技师,甚至成立自己的木器家具制作公司,调教及管理其麾下的工匠团队。
数十年来,谢先生对中式传统家具制作的热情、对作品质量的坚持从未减退。其木器家具产品不但营销国内,更有大部份出口至全球各地,一直深受用家欢迎。至2015年,谢先生渐始于香港设计师刘小康先生合作,为刘先生制作了多组椅子作品,当中包括刘氏著名的明式绕脚椅系列,以及其为理工大学设计的励学椅等。作品曾于世界各地展出,也获多个博物馆及收藏家珍藏。
木艺匠人 -吴铤灏
吴铤灏1985年生于香港,2008年毕业于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于火炭设立工作室,从事木工及机动装置创作,亦同时协助不同艺术家制作立体作品。
近年专注于本地木材回收再转化成公共户外家具,由原材料处理到设计和生产,实践在地制造的理念,作品见于香港不同公共空间。
策展团队 - 梁展邦
梁展邦在荷兰埃因霍芬设计学院设计硕士毕业后,2010年在荷兰创立了其设计工作室。他的作品探索设计的不同面向,如工艺及工业以至设计系统及可持续性等,曾在米兰和荷兰设计周、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及其他国际设计展览和博物馆中展出。梁展邦于2014年被透视杂志选为四十骄子之一,2008年获得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奖。他与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和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合作策展并参与展览设计,亦在香港策划了《香港百货》及担任Detour的策展人。
策展团队 -刘天浩
刘天浩曾是埃因霍芬设计学院学生。他是艺术家和泛领域设计师,现居香港,工作涉猎商业及公共项目,创作包括平面、产品、室内及展览设计,而他为深圳齐心集团设计的Tin 1原子纸笔曾获法兰克福展览主办思诞行中国文具大赏金奖。阿天亦从事顾问工作,游走于商业、设计和艺术之间,为客户提供意见、建立关系和催化新项目。
明式绕脚椅 | 刘小康设计
明式家具以高雅而流畅见称,其用材考究、工艺精奇、气度非凡,俨如古代的文人君子学识渊博,正与故宫博物馆的气息与内涵不谋而合。而「明式绕脚椅」的两椅互相贴合缠绕,象征北京故宫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中国与香港的关系。
为了这个项目,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木匠把传统工艺带回香港,传承予本地年轻的一辈,这个恰如北京故宫把故宫的精神与藏品带来香港故宫博物馆,是一个薪火相传的概念。
「忆」陈列架 | 陈维正设计
这设计以几何结构营造出秩序感。用上大师级工匠的专业技艺,透过复杂的木榫结构(榫眼和榫头)去达到视觉的简洁及和谐。从木榫细节的应用承传了传统和持续性,但以当代方式展现出来。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此概念是对可用木材的有效响应 — 小块的硬木是实现这设计的理想选择。
网上展览研讨会
对话:中式家具设计与工艺承传
▎嘉宾 ▎
吴志华博士,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
刘小康先生,著名设计师及靳刘高创意策略创办人
谢成联师傅,资深硬木家具匠人
吴铤灏先生,木器创作新生代
▎主持人 ▎
陈诗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HKDI) 学术发展主管
活动及公众服务
节目: |
网上展览研讨会 |
主题: |
对话:中式家具设计与工艺承传 |
日期: |
二零二二年五月十三日 (五) |
时间: |
5:00pm |
演讲讲者: |
吴志华博士,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 劉小康先生,著名設計師及靳劉高創意策略創辦人 谢成联师傅,资深硬木家具匠人 吴铤灏先生,木器创作新生代 ▎主持人 ▎ 陈诗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HKDI) 学术发展主管 |
语言: |
是次网上活动以广东话进行 |
地点: |
ZOOM Webinar 及 YouTube直播 |
重温: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Zrf_Vlm2E&feature=youtu.be |
展览导赏
如有关于团体展览导赏安排的查询,请致电3928 2566或电邮至hkdi-gallery@vtc.edu.hk,与学院外事处展览部行政助理李小姐联络。
教学资源
展览手册(下载 PDF)
参观展览
展期
14.05 - 13.06.2022
(逢星期二休馆)
开放时间
10:00 - 20:00
地点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体验中心
新界将军澳景岭路3号
(港铁调景岭站A2出口)
查询
hkdi-gallery@vtc.edu.hk / +852 3928 2566
*为保障每个人的健康,我们限制每日入场人次,如参观展览,请先到网站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