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展覽
(如想有更好的網上展覽體驗,請調整螢幕方向至橫向模式。)
關於展覽
萬物有靈論,又稱為泛靈論,主張天地萬物都有靈性同生命,是哲學論說;當下萬物裡其中之一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絕對是科技本身,如果這些科技都有生命,這樣的新自然當然不止山水花草,而是新生態。是次展覽聯通天地人三者的概念,在藝術與科技加持下叩問大自然在人與科技的干預下會發生什麼?由山水大地走到新種自然(Neo Nature),讓藝術與科技預測占卜近未來。是次展覽由策展人鄺佳玲及林欣傑策劃,出展的本地與國際藝術單位包括生活建築系統團隊/菲力浦.畢斯雷(Philip Beesley)、林欣傑、鮑藹倫、真鍋大度與坂本龍一、fuse*團隊;五件作品、如五行運世,呈現新種自然之餘,提出共存的概念。如若萬物有靈,讓我們以藝術與科技砥礪前行,萬物共同進退。
展覽相片
展品及藝術家
fuse* (意大利) — 人工植物學 (2021)
《人工植物學》是一項持續發展的項目,通過運用機器學習的運算去探索植物學插圖的潛在表達能力。
在攝影術發明以前,植物學插圖是用以記錄不同植物樣貌的唯一方法,而這些圖像曾被物理學家、葯劑師以及植物學專家用於識別、分析和分類的工作。雖然這些圖像在今時今日已經不具有任何科學意義,但它們可以成為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並通過運用當代的創作工具和方法向生命與自然致敬。《人工植物學》從公共領域的庫存檔案中找來許多插圖,圖像是由不同流派的偉大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包括Maria Sibylla Merian、Pierre-Joseph Redouté、Anne Pratt、Marianne North以及Ernst Haeckel。
我們理解植物是自然界創造力的表現, 雖然它們表面上是靜態的, 但它們在刺激與反應的連鎖過程中催化了周圍生態系統的演變。雌蕊、花朵與莖的顏色與形狀其實都代表了植物本身生長發展過程中的訊息流,而圖像就是在持續變化和流動之間所摘下的定格瞬間。《人工植物學》呈現的就是這些變幻過程中的過渡與瞬間,由一種形態走到另一種,持續變化地在神經網絡的多維空間之中遊走。
藝術團隊fuse*從數位藏庫中搜集插圖並將之用作特殊的機器學習材料,而此機器學習系統稱為GAN (生成對抗性網絡),通過訓練此系統能夠重新創建新的人工圖像。這些人工圖像與最初提供的圖像在形態元素上極其相似,但觀其細節與特徵又富有人類表徵。在這層意義上,機器通過創造一種新的語言去重新闡述內容,捕捉人與自然間流動的訊息與藝術素質。通過推敲所學的數據,項目旨在創建出一個嶄新的獨立系統,用以建構一套有關顏色、形狀、細節和紋理的全新關係圖,開創新物種、類別與形態的可能性。
藝術家簡介
fuse*於2007年成立,是一所跨界別藝術工作室,研究數位技術在創作上的表達可能性,旨在探討人類、社會與自然現象的複雜性。自成立以來,工作室的方向一直以多媒體裝置及表演的創作為主,其目的是希望通過探索不同學科之間的界限去追尋在光、空間、聲音與動作之間的新連結。
在創始人Luca Camellini及Mattia Carretti的指導下,工作室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以一種越來越全面的方式去創作新項目;團隊亦非常重視實驗探究以及集體創意,他們的目的是要創造能夠激發靈感創意、刺激思考、擴闊想像與觸碰感知的作品。
fuse*一直關注所在社區的發展,並將之連結其創作以推廣地區文化與知識,也因為這樣的初衷,他們自2016起開始協同製作電子音樂與數位藝術節NODE。多年以來,fuse*在多個重要的國際藝術節與機構展出其作品,包括Mutek、TodaysArt、Sónart、Artechouse、STRP Biennial、RomaEuropa、Kikk、Scopitone以及國家大劇院。
坂本龍一 x 真鍋大度 (日本) — 感應流2022 ‧ 不可視 ‧ 不可聽 (2022)
這是一件將人類無法感知的電磁波轉化成可視可聽素材的裝置作品。作品起初是為了在日本劄幌的展出,及後持續發展更新。裝置所安裝的天綫收集環境中的電磁波,然後把數據通過程式轉化成視覺與聲音,讓觀眾能實時體驗。觀眾也可以透過裝置的控制器去改變波長頻率,經歷同時存在的各種電磁波以及不斷變化的視覺與聲音。電磁波在現今社會已是無處不在,這件作品讓觀眾意識到這些通常不被註意、不被看見的存在,並通過電磁波的流動反映了人們通過智能手機及產品的積極參與。
藝術家簡介
坂本龍一
1952年生於日本東京,1978年發佈首張個人專輯《千之刃》,同年成立樂隊YMO。該樂隊解散後他仍然活躍於各個領域;他為《戰場上的快樂聖誕》(1983)創作的配樂蠃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及後憑《末代皇帝》(1988)獲得格萊美獎等。他持續關心環境與和平等世界命題,創立了森林保育組織《more trees》。2013年他擔任日本山口情報藝術中心(YCAM)十周活動的藝術總監,並在2014年為劄幌國際藝術節擔任客座總監一職,積極參與藝術界的活動。
真鍋大度
藝術家、編程人員兼唱片騎師。他的工作涉及以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和結合熟悉的現象與素材,專註於通過細緻觀察可以發現的現象,以至身體、編程、計算機和數據本身的潛在興趣。
製作鳴謝
阪本龍一 + 真鍋大度
《感應流2022‧不可視‧不可聽》
視覺程式 : Daito Manabe (Rhizomatiks)
軟件開發 : Yuta Asai (Rhizomatiks)
硬件開發 : Katsuhiko Harada (Rhizomatiks)
聲音程式 : Satoshi Hama
技術組裝 : Shintaro Kamijo (Rhizomatiks)
項目管理 : Naoki Ishizuka (Rhizomatiks)
監製 : Takao Inoue (Rhizomatiks)
林欣傑 (香港) — 天屏地園 (2022-23)
「新媒體不是人和自然的橋樑;它們就是自然」— 馬素‧麥克魯
1974年國際錄像之父白南準在他的作品《電視花園》(TV Garden)中,把電視機與亞熱帶植物並置在一起,假想科技和自然交織一起的世界,這是生命連結科技的呈現。而著名媒體理論家馬素‧麥克魯曾指出,人類以電子技術幹預自然,揭開了文化歷史的新世元。它為人們如何思考自然、環境、宇宙的秩序、社會關係以至美學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法則。兩者連通,藝術家思考到當科技的進化為人類生活帶來各種優越的演變便利,甚至似神造之技把弄大自然—令乾旱土地再次濕潤、逆轉枯死等,科技與自然已透達共生,並進入了相互影響的存在循環。
是次展覽委託的作品《天屏地園》是一座期間種植的園圃,挪用了原用於室內垂直農作的植物培養法—LED光譜植物養植技術,應用同樣的光學科技讓LED中的光源成為營飼生命的光。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其一媒介—LED屏幕,正正隱藏了這種營飼植物的技術。作品中屏幕的內容,擷取24小時新聞媒體的影像,通過動態及顏色圖譜分析,機器學習構成植物頭頂上的一片天空—電子媒體除了飼養資訊給大眾,同時也營飼著大自然大環境,人工真實與現實交互影響,生命被虛實雙向刺激,與之反饋塑形,造成循環共生的狀態。
觀眾除在現場見證這由虛實交織而成的共生循環之外,作品網站將持續連載植物的影像記錄,也可以在直播平台Twitch實時見證,在線上觀看每分秒的成長瞬間和人工天空的演變,並思考密不可割的科技與自然共生下的弔詭與可能。
藝術家簡介
林欣傑
媒體藝術家,香港及台灣藝術與科技團隊Dimension Plus共同創辦人暨藝術總監以及複合空間openground創辦人。
作品曾於奧地利媒體藝術節電子藝術大獎(Prix Ars Electronica)、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等國際知名藝術節獲獎,並於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及藝術節展出,包括香港藝術館、日本東京新國立美術館、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比利時科技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等。
熱衷於媒體藝術教育,一直出任各大專院校的客席教學、副教授及顧問等工作,致力推動數位製作應用於藝術創作中。
鮑藹倫 (香港) — 靈基因 (2022)
那不是你在暗夜中聽到的哭泣
那不是某人看見了光明
它是冷酷的,是破碎的哈利路亞
— 李歐納‧柯恩《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媒介即訊息」是哲學家麥克魯漢 (Marshall McLuhan)在其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體: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中推廣的著名金句。自那時起,每一個新媒體的到來都攜帶著新的見解。
在麥克魯漢的書出版一年後,紫荊花被命名為香港蘭花,而在1997年香港回歸後,它成為香港的市徽,取代了硬幣上的女王頭像。儘管它的名字和外觀都很像花,但香港紫荊其實並不是蘭花,而是豆科的一種樹,裡面包括豌豆和豆子等。此花只開花不結果,是一種不育的混種。《Portraits of Trees of Hong Kong and Southern China》作者Richard Saunders提出,對於一個建立在中英文化混雜的城市來說,這也許是個不祥之兆。2005年Saunders追踪了紫荊花的混種起源,並將它的繁殖系統與別的羊蹄甲屬進行比較,他確認了紫荊花是紫山茶和山茶花混雜交配的結果—根據香港植物標本室的資料顯示,兩種花都是外來物,意味著它們均非香港本土植物。紫荊花的確是個奇跡,早年被身兼傳教士與植物學家的Jean-Marie Delavay所發現,種子既沒有被沖到海裡, 也沒被人類或動物吃掉,這種植物亦能夠適應高溫與鹹水等惡劣環境,可見其生命的堅韌。那麼在啟示方面, 這種花又代表著什麼?
今時今日我們習慣將大部分東西與人工智能和神經網絡掛勾,試想像新的智能會如何解釋存在和本質的相互作用?如果DNA是神的語言,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為解碼DNA而在每個生物身上獲取更深一層的訊息?在是次展覽中,藝術家將DNA的訊息轉換成聲音,並希望通過是次經歷可以讓紫荊花基因研究再行一步。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已經有各種方法去把DNA或蛋白質翻譯成「可聽的文件」。
香港所有紫荊花相信都是來自法國傳教士的那棵樹,因此藝術家想為第一代名命為「F10ra 0」。這棵在香港獨特的蘭花樹無法結果生子,它們只能以人工嫁接、插枝、壓條等方法繁殖。根據植物學研究所言,紫荊花的壽命為五十年,這說明第一代大約是在150-170年前就已經存在,但不可能更早了,因為當時的薄扶林只有少數居民。基於2021年對紫荊花的基因組研究,我們根據《易經》的原理,以二進製數字和矩陣的形式組合了蛋白質序列的遺傳密碼,而這些訊息是為香港蘭花的故事進行音樂演繹的基礎。
藝術家簡介
鮑藹倫
錄像及媒體藝術家、策展人,1986年聯合創辦亞洲最早的錄像和媒體藝術團體之一—錄映太奇。1997年聯合創辦並策展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至今;並曾為多個本地及海外展覽策展,包括香港藝術館《數碼演義》、聖荷西ZERO1雙年展及柏林Transmediale新媒體藝術展等。電影方面鮑氏曾參與陳耀成、許鞍華及黃真真導演的電影製作。
近年個人展覽包括,2019年Para-Site藝術空間展出回顧展《當家當當家》(What about home affairs),2022年受M+及巴塞藝術博覽會委創作電視幕牆公共藝術作品《光之凝》(The Shape of Light)。其作品曾於多個國際電影節及藝術雙年展展出(包括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展館),並為VMAC (錄影太奇媒體藝術收藏)、錄像局、格里菲斯大學、龐比度中心、M+及私人收藏家所收藏。
製作鳴謝
概念及藝術家: Ellen Pau 鮑藹倫
監製: Quist Tsang 曾覓
裝置設計 : Umi Ngai 魏鳳美
作曲家 : Steve Hui 許敖山
程式設計師 : Ko Man Kit 高文傑
助理程式設計師 : Lee Hoi Yan, Kristina 李凱欣
科學顧問 : Dr. Amy Chan 陳一雲醫生, Dr. Chit Chow 周捷博士, Ms. Zeta Mui 梅希樂女士
特別鳴謝 : Ms. Mandy Wong 黃倩文女士, Ms. Quinn Wong 黃庭芝女士
生活建築系統團隊/菲力浦 ‧ 畢斯雷 (加拿大) — 樹叢 (2022)
《樹叢》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菲力浦‧畢斯雷領導,與生活建築系統團隊(Living Architecture Systems Group)以及多個合作伙伴共同協作;作品是一個建築願景,旨在這個相聚空間之內呈現一個包容又開放的視野。
作品的中心是一個水池狀的屏幕,裡面裝載著一部名為《搖藍》的電影;電影是生活建築系統團隊/由菲力浦‧畢斯雷與坎城電影節獲獎導演Warren du Preez與Nick Thornton Jones協同創作。池狀投映身邊圍繞了圖騰般的柱體裝置,柱體上嵌上定制的音效裝置,播放著由作曲家Salvador Breed與阿姆斯特丹的4DSOUND創作的多頻道環境音效。
電影與音效環境連動,空間中似有無數世界陷入混雜無章然,而轉眼間新的生命又再次躍起,為觀眾提供了強烈的體驗。受畢斯雷的「活建築」環境的創作語言所影響,影像畫面由錯綜複雜的幾何圖形靜惰性的晶體礦物化成湧動的生命形式,在一個如星空、夢境般的持續蛻變中,仿似孩子般的存在演變,映投由死至生的旅程。周而復始的輪迴,荒野變成碎片萬千扣結著閃亮、充滿著希望的光源,輕聲低語從深處稍現,勾劃出由受難、新生以至天真疑惑的情感大道。
菲力浦與他的合作伙伴建構了一個改革世界的願景,在未來的建築道路上找尋與植物、動物、惰性物質共生共活的理念,叩問著「我們將如何生活在一起?」自由公民權長期被城牆所界分定義,然而這些城牆也助長了許多當下的災難式變化。取代那些分割人們的僵硬封閉領域觀,人們是否可以共享一片開放又持續不停變換的世界呢?建築學又是否可以紮實參考耗散式的自然形態?就好像脆弱的雪花與變化的雲朵。我們是否可以打造敏感又異常協調、懂得自我更新、強壯又富有彈性的建築?實驗性建築裝置《樹叢》攜帶著巨大的恢復與療癒力量,把複雜又互惠共存的自然系統轉化成虛實相融的裝置環境,作品提供一個富有包容性的未來願景,在那兒人們的身心靈融於環境之中,打破分界線,並能共同創造一個相互交流、互相同理的新世界。
藝術家簡介
生活建築系統團隊/菲力浦‧畢斯雷
加拿大跨界別藝術家及建築師,他的研究在快速興起的反應式互動建築領域中被認可為開創性的貢獻。他所領軍的LASG生活建築系統團隊由國際研究人員及創作者所組成,他現任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建築學院及歐洲高等學院的教授,並曾兩次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10年的《萬物有生》、2021年的《樹叢》)。
LASG團隊的作品是通過與國際科學家、工程師及藝術家的合作交流而發展,人員包括工程領導Rob Gorbet與Dana Kulić、來自阿姆斯特丹的Atelier van Herpen、Salvador Breed與及4DSOUND,還有許多其他伙伴。與LASG的藝術家、科學家及工程人員之間的合作促使項目富有多元面向與屬性,由高級訂製服系列到複雜電子感應系統均有涉及,實驗性建築項目探索了當前科技外圍的微妙現象以及不斷持續變更的邊界。
► https://www.philipbeesleystudioinc.com/
《樹叢》製作鳴謝
藝術家
菲力浦‧畢斯雷
合作單位
Warren du Preez
Nick Thornton-Jones
Salvador Breed
4DSOUND
生活建築系統團隊
Timothy Boll (項目隊長)
Matt Gorbet
Rob Gorbet
Lisa Jiang
Michael Lancaster
Salvador Miranda
Anne Paxton
Rekha Ramachandran
Alison Thompson
設計事務所
Adrian Chiu
Kevan Cress
Bianca Weeko Martin
Mike Nopper
Abida Rahman
Mackenzie Van Dam
電影
《搖藍》 – 菲力浦‧畢斯雷
錄像裝置導演 – Warren Du Preez、Nick Thornton Jones及Immortal Productions
策劃及監製 – Sascha Hastings
監製 – W&N Studio、PBSI Studio及Immortal Productions
演員 – Tilley Du Preez @ Sylvia Young Agency
原創音樂 – Salvador Breed
視覺效果製作 – W&N Studio及Gavin Coetzee / Studio Tekati
視覺效果製作助理 – Kevan Cress
剪接 – Xavier Perkins / Exeeda
三維掃描 – FBFX London (萬分感謝Martin Kern)
Z Brush製作 – Chris Everritt
分鏡製作 – Alex Noble
動態捕捉 – Mark Maxwell
生活建築系統團隊協助 – Timothy Boll、Lisa Jiang、Michael Lancaster及Stephen Ru
Models and LIDAR Location: Meander、Tapestry Hall、Cambridge Canada,特別感謝Scott Higgins
聲音
作曲 – Salvador Breed
文本 – 改編自福樓拜1874年的小說《聖安東尼的誘惑》
男聲 – 菲力浦‧畢斯雷
女聲 – Eva Bartels
創作參與
Iris van Herpen
Poul Holleman
Codrin Talaba
裝置現場管理
Poul Holleman/4D Sound
Mackenzie Van Dam
連結: Grove Cradle – Living Architecture Systems Group
《搖籃》贊助:
《搖籃》獲得加拿大國家藝術委員會、加拿大駐意大利大使館、HIP Developments,以及滑鐵盧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研究委員會慷慨贊助。
策展人簡介
鄺佳玲 (香港)
駐香港的國際媒體藝術策展人、項目監製、作者以及教育者。
她現為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的項目總監以及SIBLYS的創辦人,旨力推動藝術與科技在創意產業上的協作項目。她擁有超過十五年工作經驗,近年策展及參與的項目多元,包括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2022、台北未來媒體藝術節2021、連點線上誌及展覽2021、線上展螢火連城2021以及串媒體敘事實驗項目—2022年的《半半之書》、2020年的《生死牆》等。她曾被邀在多個國際藝術節及場合演講,包括深圳媒體藝術節、柏林的Transmediale、奧地利林茲的Ars Electronica、韓國光州的ACT Festival、台灣的AND、日本的電氣通訊大學及香港影視娛樂博覽等。現同時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香港城市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兼任講師。
林欣傑 (香港)
媒體藝術家,香港及台灣藝術與科技團隊Dimension Plus共同創辦人暨藝術總監以及複合空間openground創辦人。
作品曾於奧地利媒體藝術節電子藝術大獎(Prix Ars Electronica)、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等國際知名藝術節獲獎,並於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及藝術節展出,包括香港藝術館、日本東京新國立美術館、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比利時科技藝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等。
熱衷於媒體藝術教育,一直出任各大專院校的客席教學、副教授及顧問等工作,致力推動數位製作應用於藝術創作中。
新聞稿
新聞稿(下載PDF)
教學資源
展覽手冊(下載 PDF)
大師班分享會
活動及公眾服務
主題: |
新自然:藝術與科技的共生概念 |
主要講者: |
策展人鄺佳玲女士 |
日期: |
2022年12月02日 (五) |
時間: |
下午5:00-6:00 |
網上重溫: |
|
語言: |
粵語 |
展覽導賞
如有關於團體展覽導賞安排的查詢,請致電3928 2566與學院外事處展覽部行政助理李小姐聯絡。
參觀展覽
展期
03.12.2022 - 02.04.2023
(逢星期二、12月4及11日休館)
開放時間
10:00 - 20:00
地點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 Gallery
新界將軍澳景嶺路3號
(港鐵調景嶺站A2出口)
查詢
hkdi-gallery@vtc.edu.hk / +852 3928 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