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设计
Martine Bedin 回忆在孟菲斯设计集团的岁月。在那里,家具超越功能,设计跨越界限。
2022年2月,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与Novalis Art Design和意大利驻港文化处邀请了 Martine Bedin为在线大师班主讲,主题为「孟菲斯岁月」。讲座同时也是给家具及时尚产品设计和室内设计高级文凭学生的 「Memphis: the Post-Contemporary Object」 项目的导读。学生在了解孟菲斯的美学精神后,需要运用当中的元素,设计符合现今数码网络美学的全新家具系列。家具原型将于八月在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及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李惠利)(IVE(Lee Wai Lee))的2022年 度设计展、国际设计家品展之「25 Years of Design」展览及K11购物艺术馆等地展出。
在致欢迎词时,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学术发展主管陈诗华对孟菲斯设计集团的欣赏溢于言表。他说:「为何孟菲斯的设计如此吸引我?因为它给我的问题永远多于答案。当你看见一件孟菲斯作品时, 你不仅要用大脑理解它的用途,还需用心去感受它的的设计。孟菲斯的作品就像是一首好音乐、一道美食,甚至是一个爱情故事。」
在在线讲座上,当拥有工业设计师、 艺术家、建筑师及教师等多重身份的 Martine Bedin被问及可否用两个字词来描述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及设计师Ettore Sottsass时,她缓缓而坚定地说:「我说 不出来。只能用两个字词来形容他并不公平。」
当Bedin在米兰初次见到Sottsass时,她还是一位23岁的学生。不久之后,他们就与其他几位伙伴一起成立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团体之一,孟菲斯设计集团。
Bedin坦言「心」是孟菲斯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在孟菲斯,我们结合脑中所想与心中所愿,有时结合得太多,还曾令我们陷入窘境,但那正正是我们做事的方法。」
要理解孟菲斯风格,便要先理解当时的社会境况。在孟菲斯诞生的数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人们无心关注色彩与繁复的设计细节,当时欧洲就被风格简约的现代主义主导,像以勒·柯比意为首的设计师以最简单的空间,演绎最强烈的现代感。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人们对很多事情并无把握,但他们更懂得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和生命。因此战后重建、重新发掘生命的意义和重塑事物便成为了新常态。
1969年,Olivetti推出由Sottsass设计的全红色Valentine便携打字机,提出了科技亦可以拥有平易近人的外型的理念,因此一推出便风靡社会。汽车也一样。 「外形随着功能变化,亦随着功能的梦想而改变。」Bedin解释:「一辆车如果需要速度快,那么它就要有犹如鸟或鱼的外形。」
市场亦逐渐主导消费者,购物的选择在市场所定的条件下作出。为了应付这个问题,70 年代的意大利设计系学生推动了「意大利激进建筑运动」。他们讨论大规模生产的害处和物体意义的丧失,这亦成为发展孟菲斯设计集团概念的开端。
看到孟菲斯家具大胆的色彩和高调的形状,有人说孟菲斯的设计是童心的象征,是抵制阶级制度的政治宣言,也有人说它是悲观主义者心中留下的幽默。创始人之一Bedin表示:「孟菲斯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很快就能与它建立联系。孟菲斯是新的国际风格,与借鉴古典建筑 的后现代主义不同,孟菲斯的灵感不是来自学术界,也许是来自乡间,或者是异域的有趣房子。」
这些如今功成名就的设计师在创立孟菲斯时,都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学生。在 Sottsass 的信任和支持下,他们将真实的自我和梦想投入在设计中。 Bedin 回忆她与联合创办人 Michele De Lucchi 一段关于 Sottsass 的谈话:
「我们当时那么年轻,他为何选择我们?」
「他需要我们的能量。那种没有任何背景和牵绊,纯粹做设计的能量。」
「我们就像我们设计的对象一样新鲜。」
集团于1981年筹备首届孟菲斯展览时仍是什么都不会,未来境况未明,然而开幕后取得空前的成功,受欢迎的程度远超他们想象。「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人们为何对一场他们甚至不知道有甚么看的展览趋之若鹜。」Bedin说。
她为第一届孟菲斯展览设计了宣言, 但令她声名大噪的,是一盏名为「超级灯」(Super Lamp)的可移动小型地灯。 Bedin解释说:「我在巴黎读书时已热衷于小灯泡,什么设计都要加上。那时我 需要在米兰和巴黎穿梭,于是便产生这个有趣的想法:为何不做一盏可以像狗一样跟在我身后的灯?」随后,它便成为了孟菲斯展览上最卖座的产品。「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它也是那里最平价的产品吧。」Bedin笑着说。
Bedin的作品玩味十足,也许是源于她珍视物品和视家具为朋友的态度。她说:「当你晚上在黑暗中不小心撞到一件家具,你一定是不开心的。但是当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向桌子道歉。」
这班设计师在年轻时因孟菲斯而成名,无论是一起还是分开,他们都不断在成长。Bedin的超级灯也发展出自己的一片天。至于Bedin,她在这个行业内外开展了自己的历练与修行。这些年来,她以 大理石、竹、陶土、玻璃等多种元素进 行实验性创作,不断拓宽其设计语言, 受到广泛好评。
她说:「我们要不断放眼远方,新的思想与诗歌总会在那里,静待被挖掘和传扬。 让我们永远拥抱梦想。」
Others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Mario Cucinella的绿色建筑观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都市化的未来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虚拟实境应用设计—疼痛管理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感受生物工程的未来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为时尚界的未来采样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不只是包装这么简单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灵感源自蜘蛛的环保面料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真菌进占奢侈品市场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重新思考:物质非物质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数码物料对未来时尚界的重要性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元宇宙的真谛—去中心化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人工智能,从数码系统的自动化到自主化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木材再造的可能性
最新动态 | 1 January 2023
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