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习惯浪费,能否减量、重用、修理、回收甚至复原资源,实现循环经济?
「设计智识周2023」于6月举行,本刊专访了两位来自荷兰的循环设计重要人物,了解香港如何加以应用。
针对留存与流动产品 SIGNED: 循环设计工具怎样因应环境发挥作用? Pieter van Os: 有些工具放诸四海皆通,但最终须视乎产品是为留存还是流动而设计,再针对使用时间和价值回应设计挑战。为期三天的工作坊会有10间公司的代表参与。他们会利用部份工具即时回应问题,然后集思广益,重新设计产品或业务模式,制订实效的解决方法。这不单是工具的应用, 而是整个设计概念的重组、整合和实施以回应社会的挑战。
透过课程培育循环思维 SIGNED: 经验较浅的学生能否从工作坊受惠? Pieter van Os: 工作坊能填补现职设计师欠缺的循环设计训练,如能让未来的设计师和商界人士及早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已向多间荷兰大学提供循环设计法的内容,方便融入课程,鼓励学生日后推动改变。
浪费习惯不是借口 SIGNED: 如何鼓励连回收也做不好的香港投入循环经济? Pieter van Os: 香港可善用人口集中,方便物流的优势,运用政策或从商业方向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把资源重新分配,又或升级再造旧物令其重获新生,超越回收的规限。例如优先处理碳足迹庞的厨余和纺织品。只要各行各业把目光放远,明白弃置资源的伤害远远大于其金钱上的代价,便有望对症下药。
跨界对话推动改变 SIGNED: 今早的工作坊上,参加者有讨论类似课题吗? Pieter van Os: 有不少充满热诚的设计师出席,他们都意识到日常的工作简介中,少有客户要求在设计上考虑地球的需要,所以非常认真学习如何重新设计产品,融入循环原理,务求既可创造业务,又能更有效运用物料和能源,保持长远竞争力之余也减少碳足迹。我很佩服「设计智识周」在疫情后就能立即继续举行。本年复办提供一个难得的平台让同业能聚首交流,出席者来自奢侈品、高端娱乐、款待业等行业,而且积极地回应影响全球的挑战,互相启发如何在保持优质生活与不伤害地球之间取得平衡。我相信众志成城能创造出极大价值。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SIGNED: 如何区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Daan van Eijk: 循环经济关乎资源的应用周期,而可持续发展则聚焦于人类、地球和经济的相互关系。虽然「循环设计」运动始于10年前,但其实践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念书时便已认识维修、重用、再生产和回收的概念,整合为循环设计模型有助加深人们的记忆和了解箇中原理和目标,即致力保持物件、废物处理系统以至食物链机制的价值,尽量提供物件的不同形态和应用范围,以延长物料的可用年期。
荷兰的成功经验 SIGNED: 循环经济在荷兰有什么研究和实践成果? Dan van Eijk: 荷兰早于1980年代中便开始探讨循环设计,透过举行专家会议和分析行业进行全盘考虑,借着提升耐用度、美观性和维修的可能性,令每一件产品得到长时间使用、重置和重用,务求避免生产即弃、一次性产品和减少废物堆填。不少早期参与的公司已证明做法能制造长远利益。一家家具公司有五成物料为重用,其理念广获认同,即使人们在后疫情时代多了在家工作,品牌效应仍能持续推动产品需求。荷兰有很多类似的成功经验。
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SIGNED: 循环设计模型是否早已在中国应用? Daan van Eijk: 西方消费主义制造了大量浪费,中国以此为鉴,所以政府和业界都支持推行与循环设计原理相近的目标,电动车便是一例。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电池产能,很多新的厂商都能制造价廉物美的电动车。除能支持灭贫使命,也有助中国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香港踏上循环经济之路 SIGNED: 但香港本身没有制造业基地,怎样可以令循环经济变成现实? Daan van Eijk: 虽然香港没有生产基地,但很多香港商人不光与各地厂商有生意往来,更持有各式业务和厂房,所以有能力促进整个供应链系统性的改变。香港社会也从根本上实行如何在建造业善 用物料,减少浪费,例如重用已建成部份,又或延长建筑物寿命等,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循环经济。
促进全面改变 SIGNED: 如何持续推动循环经济? Daan van Eijk: 「设计智识周」等活动有效促进国际交流。从事广告、产品设计、时装以至建筑的持份者,可以在较高层次研究循环设计模式,从而构建实质的商业意念,再于经济活动中加以应用。要全面改变必须要有基本的认识,有兴趣了解循环设计的人士,可以参考"Products that Flow" 和 "Products that Last" 等刊物的个案资料和灼见,定必获益良多。
尽管循环经济的终点仍然遥远,但只要踏出第一步,重新思考如何善用珍贵的资源,我们都可以为可持续未来作出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