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設計與自身關係 導向對象與本體論的探索
![]() |
設計超越了形式與功能的界線,深刻地影響我們的存在方式。本體論(Ontology)探索「存在」的本質,而導向對象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 OOO)認為物件本身擁有意義,並能影響人類生活和感知。這一哲學理念正滲透於藝術與設計之中,促使我們重新審視物件的本身的價值和被賦予的價值。 Janet Cardiff 的《聲音散步》通過沉浸式的聲音導覽,模糊了現實與想像的邊界,啟發人們重新理解空間中的自我。Anish Kapoor 的《雲門》以鏡面雕塑展示了物件與環境的互動,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感受到空間和感知的變化。蔡國強的《天梯》則以瞬間爆炸的火藥藝術表達了存在的短暫與深刻,帶來對生命的哲學反思。 設計領域中,物件也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Bill Moggridge 的用戶體驗設計(UX Design)強調物件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習慣。Patricia Urquiola 的家具設計將機能性與情感需求結合,使家具成為情感連結的載體。Nendo 工作室的極簡設計則賦予日常物件新的意義,讓它們成為生活中的故事,反映出簡約與深思的生活哲學。 這些案例展示了物件不僅是工具,更是參與塑造我們存在的重要夥伴。未來的設計將探索人與物之間更深層的互動,建立新的關係,讓我們在物件中找到自我,並重新定義我們在世界中的存在。 |
Others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自我身份與文化意識的交融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突破男女之對立 非二元性別概念如何影響當代時裝、 藝術與家居設計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包容性設計:中性美學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從性別刻板印象到多元文化的轉變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找到你的形象、身份和自我定位嗎?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真實與虛擬交織 網絡世界於現實身份的意義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沉浸於印象派的時光之旅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由一張黑膠唱片引發的漣漪「V Music Library」推動音樂產業轉變 黃志淙博士專訪

最新動態 | 16 December 2024
時尚探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