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掃瞄全世界:活現文化 共享傳承

23.05.2023
HKDI
推介

公開展出的文物從來只佔博物館館藏極小部分,難怪有說博物館是文物墳墓。Scan the World的負責人Jon Beck希望以掃瞄和3D打印為文化傳承延續新生,在文博機構中推動革新。

Beck大學時代修讀攝影藝術,當時認識到攝影測量軟件Photogrammetry,知道重疊照片能組成數碼三維模型。他認為智能電話就是隨身3D掃瞄器,於是四出搜羅題材。身處倫敦的Beck很自然從身邊的全球文物出發,大英博物館的海量石像和古董成了數以萬計的照片主角,他更決定以3D打印模型來重現館藏,並引來館方發出的逐客令。但是Beck沒有就此放棄,他把掃瞄技術的薪火傳授給友人,Scan the World(掃瞄全世界,簡稱STW)也由此誕生。


「掃瞄馬拉松」很快便發揚光大,同道中人分組掃瞄各地博物館。Beck解釋說:「要盡量獲得所需資料,便必需以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仔細觀察,認真掃瞄。」藝術界對細賞文物的機會可謂一呼百應,紛紛把掃瞄照片上載到STW網站,成為可供3D打印的檔案。每件藝術品都紀錄了元數據、認證和與正品相關的資料。STW的檔案庫在開源碼軟件、CC共享創意授權和熱心掃瞄人的支持下急速擴張,至2014年終於成形。


隨著愈來愈多人供稿,Beck和團隊發現被掃瞄物件背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除了和博物館內外有關,還可能關係到某人的家傳之寶。掃瞄除了拍下專家說明,更連上了業餘參與者的觀察和反思,深化了文物與觀眾的關係。Beck補充說:「觀眾發現相隔萬理的物件原來可以有共通的元素和歷史,為藝術品共同創作故事開拓了更多可能。」STW數碼文物庫成為了活生生的社群,可供分享知識、共享文化和創意。


逃離暗藏角落
這場源自Beck個人行動的運動,凸顯了文博機構長久以來所面對的問題。Beck補充說:「傳統文博機構本身有很多限制,文物要經過深度策展才能向公眾展示,而大部份永久藏品很少有機會示人。另一方面,對於絕大部分生活在遍遠地區的人來說,前往博物館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如果身體有狀況(例如失明)也可能成為投入藝術的障礙。3D掃瞄的數據令更多人可接觸數碼文物,讓文物出走博物館,為它們補充資訊和欣賞背景,是普及文化傳承的妙法。」
Beck銳意推動文博機構還藝於民。STW現在已收藏了逾25,000件文物的3D打印檔案,每天平均有1萬次下載。除了把仿真度高的名物複製品造成家居飾物,更多使用者以資料進行實驗性打印,又或融入電子遊戲和虛擬環境。高質素掃瞄還可以變成精緻的珠寶甚至大型的遊行花車。
Beck說:「STW不只讓人免費使用素材、把工具交給創新者、為古物加入現代故事就是延續創意生命,令更多人得以享受文化,活化文物。文化傳承不應只屬於富人或精英機構。」STW網站要交代的不只是雕像的名氣或歷史,而是紀錄所有富有文化意義的文物,從而構建全球文化。


守護文化的權利與責任
Beck很希望STW成為共享全球文化的運動,他也明白西方獲取文物的陰暗過去,所以項目主動與各大文博機構合作,務求盡量分享文化傳承、支持哪些與文物有深厚聯繫的人再次接觸被重門深鎖的藏品。Beck對此非常目標清晰:「爭議文物的正本應物歸原主,展出的只應是複製品。」
Beck以大英博物館的復活島頭像為例,指出原住民拉帕努伊人要長途跋涉才可以接觸文化意義重大的物件,向其致敬。他強調:「不把原件歸還而只交出數碼拷貝也屬數碼殖民主義。」Beck遇到自己文化認知以外的文物時,會先徵詢社群對複製和把資料在網上發表是否適合。雖然有可能被拒絕,但他會爭取相關社群同意,務求好好說出物件的故事。
無人機和3D打印等科技不斷進步,令STW有更強的活動能力,現在已可使用視頻片段重建因為天災人禍失傳的物件。STW也漸趨國際化,足跡已見於印度、中國等國家,幫助當地人挽回已失落於時間和文化洪流的文物。STW還支持新成立小組獲得3D打印機和訓練,協助建立掃瞄體驗實驗室。


虛擬化並非終局
全盤數碼化縱有無限可能,Beck卻對其必要性有所保留:「數碼化必需出師有名,我們想說明文化傳承是共享文化體驗,而不是大機構以大數據在虛擬世界賺錢的工具。」他擔心虛擬文化被排山倒海的製作與消費,最終會改變人類重新塑造文化身份的能力。Beck期望虛擬和實體的共享空間可變成「MetaReverse」(反轉元宇宙)。他續稱:「元宇宙應該能建立和拉近真切的人際聯繫。3D打印能和現實空間互相交織創建新故事,不斷推進創造文化的週期,讓全人類共享。」
STW的工作能揭示未來,預示創造、保存和再創造文化的可能性。他認為:「文物不應只是某個時間、某個人擁有的東西,其生命與故事應該與其他事物聯繫起來,而打印版本也是故事的一部分。躲於收藏庫會浪費文物的時間,只有與故事緊扣,釐清出處、梳理關聯才能為其賦予更重要的意義。」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