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萬物有靈: 藝術與科技共生展

23.05.2023
HKDI
推介

「Hylozoism」(中譯:「萬物有靈論」)一詞並非展覽海報上的常客,不難想像它能引起路人探個究竟的興趣。

「萬物有靈:藝術與科技共生展」以媒體藝術呈現人類與科技共同創造的新生態。聯合策展人鄺佳玲表示, 萬物各有獨特靈氣的概念引發我們以新角度看待事物。鄺氏在展覽開幕的大師班講座上
分享了近年多件作品如何啟發她在科技中深入探討「新種自然」,以及它如何透過藝術與人類生活交織。


林欣傑除了是聯合策展人,也是展覽的委約藝術家。他以園圃作品《天屏地園》表達藝術與科技共生的微妙關係。《天屏地園》模仿常見於室內垂直農法的LED光譜植物種植法。電腦通過機器學習,分析24小時新聞直播的動態和顏色光譜,將數據傳送至《天屏地園》的高空電視螢幕中,讓此「天空」螢幕在提供資訊時,也為園內植物供應生長所需的光線。


人工虛擬現實與真實交互影響,生命被虛實雙向刺激,並與之反饋,造成循環共生狀態。《天屏地園》並於在社交媒體上直播,讓觀眾實時見證植物成長,思考科技與自然在共生關係中的可能性。


展覽邀請了五個媒體藝術創作單位,以裝置討論與自然相關的課題。然而這裡說的並不是公眾所熟知的大地之母,而是在科技介入下的新種自然。其中,《靈基因》便讓觀賞者想像人工智能如何演譯存在和本質的相互作用。


鮑氏在開幕講座中分享道:「裝置對香港巿花紫荊花進行了深入研究,追溯第一株洋紫荊在香港出現的故事。」她把紫荊花的DNA 的訊息轉換成聲音,希望拉近觀眾與紫荊花基因研究之間的距離。


新種自然中的物質,可以是林欣傑和鮑藹倫作品中所探討的實體植物,也可以是無法觸碰,從我們隨身帶備的流動裝置所發出的電磁波。《感應流2022‧ 不可視‧ 不可聽》是數據視效化裝置,作
品透過天綫收集環境中的電磁波,並通過程式將數據轉化成視覺與聲音,於高清螢幕和揚聲器中播放,讓觀眾能實時體驗人類無法感知的電磁波。


觀眾也可透過控制器改變波長頻率,體驗同時存在的各種電磁波以及不斷變化的視覺與聲音。作品體現出積極參與於智能手機通訊中,但又經常不被注意、不被看見的電磁波,了解帶進場內的各種通訊設備如何影響作品所收集的數據。


人類可以與機器共同創造嗎?且看《人工植物學》如何回答。


在發明攝影術之前,植物學插圖是記錄不同植物樣貌的唯一方法,並讓物理學家、藥劑師及植物學專家用於識別、分析和分類的工作。《人工植物學》從公共領域的庫存檔案中,收集不同流派的重
量級藝術家所繪畫的植物插圖,通過訓練機器學習系統GAN(生成對抗網路),創造出跟原本圖像極為相似的新人工圖像。機器藉著詮釋所學到的數據,建立了一套全新系統,重新定義顏色、形狀、細節和紋理之間的關係,期望有助創立新物種、類別和形態的可能性。


《樹叢》是創作人的建築願景,旨在相聚空間中呈現包容、開放的視野,回應了人類與科技互相依存的問題,並在不斷擴充和轉型的世界中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作品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菲力浦‧ 畢斯雷領導,與生活建築系統團隊(Living Architecture Systems Group)以及多個合作伙伴共同協作,曾參展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