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扫瞄全世界:活现文化 共享传承

23.05.2023
HKDI
推介

公开展出的文物从来只佔博物馆馆藏极小部分,难怪有说博物馆是文物坟墓。Scan the World的负责人Jon Beck希望以扫瞄和3D打印为文化传承延续新生,在文博机构中推动革新。

Beck大学时代修读摄影艺术,当时认识到摄影测量软件Photogrammetry,知道重叠照片能组成数码三维模型。他认为智能电话就是随身3D扫瞄器,于是四出搜罗题材。身处伦敦的Beck很自然从身边的全球文物出发,大英博物馆的海量石像和古董成了数以万计的照片主角,他更决定以3D打印模型来重现馆藏,并引来馆方发出的逐客令。但是Beck没有就此放弃,他把扫瞄技术的薪火传授给友人,Scan the World(扫瞄全世界,简称STW)也由此诞生。


「扫瞄马拉松」很快便发扬光大,同道中人分组扫瞄各地博物馆。Beck解释说:「要尽量获得所需资料,便必需以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仔细观察,认真扫瞄。」艺术界对细赏文物的机会可谓一呼百应,纷纷把扫瞄照片上载到STW网站,成为可供3D打印的档案。每件艺术品都纪录了元数据、认证和与正品相关的资料。STW的档案库在开源码软件、CC共享创意授权和热心扫瞄人的支持下急速扩张,至2014年终于成形。


随着愈来愈多人供稿,Beck和团队发现被扫瞄物件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除了和博物馆内外有关,还可能关係到某人的家传之宝。扫瞄除了拍下专家说明,更连上了业馀参与者的观察和反思,深化了文物与观众的关係。Beck补充说:「观众发现相隔万理的物件原来可以有共通的元素和历史,为艺术品共同创作故事开拓了更多可能。」STW数码文物库成为了活生生的社群,可供分享知识、共享文化和创意。


逃离暗藏角落
这场源自Beck个人行动的运动,凸显了文博机构长久以来所面对的问题。Beck补充说:「传统文博机构本身有很多限制,文物要经过深度策展才能向公众展示,而大部份永久藏品很少有机会示人。另一方面,对于绝大部分生活在遍远地区的人来说,前往博物馆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如果身体有状况(例如失明)也可能成为投入艺术的障碍。3D扫瞄的数据令更多人可接触数码文物,让文物出走博物馆,为它们补充资讯和欣赏背景,是普及文化传承的妙法。」
Beck锐意推动文博机构还艺于民。STW现在已收藏了逾25,000件文物的3D打印档案,每天平均有1万次下载。除了把彷真度高的名物複製品造成家居饰物,更多使用者以资料进行实验性打印,又或融入电子游戏和虚拟环境。高质素扫瞄还可以变成精緻的珠宝甚至大型的游行花车。
Beck说:「STW不只让人免费使用素材、把工具交给创新者、为古物加入现代故事就是延续创意生命,令更多人得以享受文化,活化文物。文化传承不应只属于富人或精英机构。」STW网站要交代的不只是凋像的名气或历史,而是纪录所有富有文化意义的文物,从而构建全球文化。


守护文化的权利与责任
Beck很希望STW成为共享全球文化的运动,他也明白西方获取文物的阴暗过去,所以项目主动与各大文博机构合作,务求尽量分享文化传承、支持哪些与文物有深厚联繫的人再次接触被重门深锁的藏品。Beck对此非常目标清晰:「争议文物的正本应物归原主,展出的只应是複製品。」
Beck以大英博物馆的復活岛头像为例,指出原住民拉帕努伊人要长途跋涉才可以接触文化意义重大的物件,向其致敬。他强调:「不把原件归还而只交出数码拷贝也属数码殖民主义。」Beck遇到自己文化认知以外的文物时,会先徵询社群对複製和把资料在网上发表是否适合。虽然有可能被拒绝,但他会争取相关社群同意,务求好好说出物件的故事。
无人机和3D打印等科技不断进步,令STW有更强的活动能力,现在已可使用视频片段重建因为天灾人祸失传的物件。STW也渐趋国际化,足迹已见于印度、中国等国家,帮助当地人挽回已失落于时间和文化洪流的文物。STW还支持新成立小组获得3D打印机和训练,协助建立扫瞄体验实验室。


虚拟化并非终局
全盘数码化纵有无限可能,Beck却对其必要性有所保留:「数码化必需出师有名,我们想说明文化传承是共享文化体验,而不是大机构以大数据在虚拟世界赚钱的工具。」他担心虚拟文化被排山倒海的製作与消费,最终会改变人类重新塑造文化身份的能力。Beck期望虚拟和实体的共享空间可变成「MetaReverse」(反转元宇宙)。他续称:「元宇宙应该能建立和拉近真切的人际联繫。3D打印能和现实空间互相交织创建新故事,不断推进创造文化的週期,让全人类共享。」
STW的工作能揭示未来,预示创造、保存和再创造文化的可能性。他认为:「文物不应只是某个时间、某个人拥有的东西,其生命与故事应该与其他事物联繫起来,而打印版本也是故事的一部分。躲于收藏库会浪费文物的时间,只有与故事紧扣,釐清出处、梳理关联才能为其赋予更重要的意义。」


Others